神奈川县川崎市南濑出土。
十二世纪。
高 40.0 厘米,口直径 16.3 厘米,身直径 29.0 厘米,底直径 13.6 厘米。
国宝
庆应义塾大学
1942 年 4 月,在加濑山南端的道路扩建工程中,人们在川原石堆的一个小石室中发现了这个带有秋草图案的罐子,当时它还是一个仓库器皿。 1953 年 3 月,它成为唯一一件被指定为国宝的平安时代陶瓷器。
该器的造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,喇叭形敞口大颈,长肩身,边沿有 → 层托,是平安时代晚期灰釉大广口花瓶的后代,这种花瓶通常被制作成仓口器。 该器由粗黄白色砂质粘土制成,器身下半部用木头卷起成型。 烧制相当精良,表面呈黑褐色,肩部和部分器身施有一层厚厚的黄绿色灰釉。 图案以工笔画法大胆绘制,分为颈、肩、身三部分。 口部和颈部分为四个部分,前后各有一个蜻蜓和一个长方形图案,中间有一个琉璃。
长方形图案上方的口沿内侧刻有 “上 ”字。 肩部绘有两条平行的下沉线,下线为底,左右各绘一条琉璃线,与口颈部相同,前后绘有不同的图案,但琉璃线的位置与口颈部略有不同,没有有序地对应。 在上部,釉面下方绘有一个长方形图案,其右侧有一只蝴蝶,右侧有一个星形花瓣。 下部花瓣下方画了一棵柳树,柳树左侧画了一棵树,可能是樱花,树的两侧画了草纹。 反面的釉饰之间,一侧描绘了乌瓜的藤蔓、叶子和果实,枝叶繁茂,不受两层双线的限制。
器身三面施以大面积的风纹釉。
该铭文被理解为描绘秋天的景象,但乌瓜对面的柳树和樱花表示大和江的春天景象,而长方形上的星形花瓣和铭文,如果看成篱笆上盛开的兔子花,则表示夏天的景象。 乌瓜也表示秋天的景象。
由此可见,肩上的图案是按春、夏、秋三个季节绘制的,每个季节的相关图案又分为四个方向。 这体现了当时流行的大和绘(Yamato-e)的主要题材–季节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