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世纪
(盖)高4.3厘米,底直径12.6厘米,(瓶身)高17.9厘米,口直径11.7厘米,瓶身直径23.5厘米,底直径13.4厘米
正仓院
惠比寿盐是一种产自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土盐,用于药用。罐内还残留着少量盐。罐盖内侧用黑色墨水写着“弘仁二年九月十八日 8.77小”,表示当年晾晒和冷却过程中使用的盐量。
这种药罐是当时须惠烧常见的短颈罐,但罐身和盖子是分开烧制的。盖子形状规整,边沿较高,有一个略微扁平的珠状把手。罐身具有奈良时期独特的形状,肩部突出,足部略高,向外鼓起。 边缘外侧呈薄翻状,这种边缘也出现在直立罐上,这种形状除了正仓院药罐的生产地外,别处未见。这种罐的原始形式可见于唐式三彩陶器,人们认为它受到了唐式陶器的影响。
壶身由相对优质的上等粘土制成,陶轮成型,薄而精美。壶身从肩部向下,表面用刮刀精心塑形。壶盖下沿外侧有一个小凹槽,这是所有正仓院药罐的共有特征。烧制工艺极为精确,壶身呈灰黑色,给人一种金属质感。壶肩有一层厚厚的天然釉,部分釉料顺壶身流下。
最近,在大阪南部津和古窑遗址群的光明池地区发现了大量素烧罐,其粘土成型和烧制工艺与惠比寿盐罐和壶子罐完全相同,这表明正仓院药罐是在津和窑烧制的。